6月12日,*ST紫鑫、*ST弘高、*ST天润3家公司发布公告提示,将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面临强制退市。据统计,包括上述3家公司在内,截至6月12日,今年以来有43家上市公司被锁定强制退市。
2023年以来,面值退市的“黑名单”密集出炉,A股市场已容不得壳公司招摇过市。这表明,面值退市的市场出清效果开始凸显,与财务退市的监管制度形成双剑合璧的震慑效应。年初至今,43家已被锁定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中,有19家退市类型为面值退市的交易类退市。
此外,财务类、规范类、重大违法类退市的案件也呈上升趋势,彰显严厉监管雷霆之势锐不可当。
(资料图片)
可是,多年来,在中国资本市场上,有许多壳公司执意赖着不走,背后有着诸多隐情。
首先,壳公司是“金字招牌”。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,上市依然是梦寐以求的事,是获得阶段性成功的标志,只要保住“壳”,坐拥壳资源,不愁没有投资者。其次,壳资源稀缺。以前,除了科创板,中国实行上市审核制度,审核过程既严苛且繁琐,上市公司成稀缺资源。与新股IPO比较,企业通过现金收购或股权转换来借壳上市则容易得多,是企业上市的一条捷径。
如今,全面实行注册制,同时严格退市监管,持续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,有助于持续检验企业的经营状况,扭转劣币驱逐良币的异常现象,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生态环境,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氛围,保证股票市场合理供给,提高A股优质公司的回报率,最终推动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提升,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,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。
不过,强制退市不是目标而是手段,最终是为了净化股市、优化资本市场生态。强制退市不是“一退了之”,还有许多后续工作要做。
一是加强退市后续监管,要敦促该退市的上市公司及时退市,莫以各种理由迟滞或延误,尤其要警惕临近面值退市的公司股东、高管增持或公司回购等搞短期突击刺激,让股价回到1元之上来抗拒退市。要缩短退市流程,果断地摘牌,让戴小红帽的上市公司无处遁形,还要进行追责,对投资者有一个说法,切实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。同时要进行人性化监管,做好退市后的善后工作,让退市企业在三板市场寻觅生存空间,支持符合条件且具有挽救价值的危困公司通过破产重整实现重生。
二是加快退市立法工作,使多元化、常态化退市机制在法律框架下不断完善。据悉,《上市公司退市管理办法》已被纳入证监会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。6月10日,来自法律界、学术界、企业界的各方代表齐聚首届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论坛,共话良法善治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义和实践路径。该论坛对《上市公司退市管理办法》早日出台充满期待。
三是交易所要坚守监管主责主业,畅通退市“出口关”。在退市风险识别、风险预警、处置协作、决策实施、业务安全运行、监管廉政、运作评估等方面建立健全科学化机制,发挥监管合力,保证“退得出、退得顺、退得稳”。
文/ 蔡恩泽
编辑 宋钰婷
校对 柳宝庆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3 京津冀家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